來源:新華網
2014年以來,國家發改委、能源局、環境保護部以及部分省市出臺政策,提出推廣燃煤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技術?;痣姍C組超低排放技術改造和新建機組實現超低排放,對火電治理產業有何影響?火電治理行業的發展趨勢怎樣?本報約請中信證券研究部進行詳細分析。
超低排放對燃煤電廠影響的分析研究,敬請查閱刊發在本報2014年9月18日第11版的《超低排放:燃煤電廠的夸父追日?》一文。
◆王海旭 吳非 崔霖
隨著火電超低排放試點示范逐步推廣,除塵、脫硫、脫硝市場都在不同程度地擴大,市場的規模、格局及集中度各有其特點。
除塵競爭格局清晰,集中度可能進一步提高
火電除塵競爭格局相對清晰,在傳統電除塵領域,龍凈環保、菲達環保合計占據目前國內約50%市場份額。
近年來,隨著排放要求的加嚴,電袋除塵、袋式除塵開始在火電領域推廣,排放濃度都能穩定達到30mg/m3以下,其中電袋除塵結合了電除塵、袋式除塵的優點,在除塵改造中應用相對較多。
截至2013年底,電袋復合、袋式除塵器裝機超過1.6億kw,占全國燃煤機組的20%以上,其中電袋復合除塵超過0.9億kw,占全國燃煤裝機的11.5%以上。從市場份額看,在電袋復合除塵領域,龍凈環保、菲達環保市場占有率分別為49%、10%。
就濕式除塵而言,技術含量相對較高,其中龍凈環保的技術為自主研發,菲達環保的技術為引進三菱重工。從目前項目情況看,已投運項目基本為龍凈環保、菲達環保兩家。
考慮到濕式除塵具有一定技術壁壘、工程經驗積累需要時間等因素,預計隨著超低排放應用的推廣,上述兩家將充分受益行業發展,在除塵市場的占有率將進一步提升。
脫硝催化劑供需相對寬松,無毒催化劑成為新寵
由于排放新標要求火電廠于2014年7月1日達標排放,因此,2013年催化劑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狀態。但脫硝催化劑技術壁壘相對較少、新建產能周期短、產量相對產能彈性較大。2013年底參加產業登記的催化劑廠商共10家,合計設計產能17.1萬m3/年(2012年底為8.9萬m3/年)。
從企業微觀調研看,由于供給的快速提升,目前處于供需相對寬松狀態,價格也從2013年3萬元/m3以上下降到2.5萬元/m3~2.8萬元/m3。超低排放應用推廣后,需求的提升將有望改善催化劑供需環境。
2014年8月環境保護部印發《廢煙氣脫硝催化劑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審查指南》,明確將廢煙氣脫硝催化劑(釩鈦系)列為危險廢物,對從事廢煙氣脫硝催化劑(釩鈦系)收集、貯存、運輸、再生、利用處置活動的經營單位,從技術人員、廢物運輸、包裝與貯存、設施及配套設備、技術與工藝、制度與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相關審查要求。
上述政策一方面有利于釩鈦系脫硝催化劑的規?;偕?另一方面,由于釩鈦系催化劑再生一次之后,最終需作為危險廢物處理,使用成本的增加有利于其替代產品例如無毒催化劑的推廣應用。
目前,在上市公司中,從事釩鈦系催化劑再生的有龍凈環保;無毒催化劑生產商目前國內僅京運通下屬的天璨環保,公司目前產能已由去年的1.2萬m3/年提升至5萬m3/年。
脫硫市場相對分散,龍頭企業受益更為顯著
與除塵相比,火電脫硫市場格局相對分散,但近年來集中度有所提高。截至2013年底,累計投運脫硫裝機容量排名前3位的分別為國電龍源(9,993萬kw)、博奇電力(5,245萬kw)及龍凈環保(5,078萬kw),而當年投運脫硫裝機容量前3位分別為中電遠達(469萬kw)、華電工程(456萬kw)及國電龍源(412萬kw)。
從目前趨勢來看,未來火電脫硫設施改造及新建需求(合計約605億元)釋放將更有利于目前具備品牌、技術、經驗優勢的龍頭企業。